博客年龄:19年1个月
访问:?
文章:505篇

个人描述

姓名:Mr. Fan
职业:计算机
年龄:39
位置:中国·吉林
个性介绍: 听音乐 滑旱冰 (最好是一边听音乐,一边滑旱冰)

幻觉-7

2024-01-22 10:49 阅读(?)评论(0)
    (七)
    石维仁先生也是通过油画班的同学认识的夭夭,他比夭夭大三岁,因此外表看起来比夭夭成熟些。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地点是在天主教堂对面的一个小馆子里,当然,那也是他们最后一次会面,因为那次会面后,他们就绝交了。
    虹门镇就这么一个天主教堂,在小东湖的西岸边上,旁边都是些低矮破败的民房,只在东岸和北岸的缓坡周围有些呈原始态的树林,使这里看起来有些灵秀。教堂是突然就出现在那里的,兴建的时候没人注意,等那个直冲云霄的尖顶出现了,也没人注意,老百姓只注意自己的口粮。教堂里只有一个叫乔治的意大利神父和几个中国妇女充当的修女,修女中最小的才15岁,叫绿珠,一年前和夭夭先生通过信,通信的内容还是争论圣经,当然,通信是夭夭先生发起的,这件事成了夭夭先生引以为自豪的事----自豪不是因为他们争论的内容多么的高级,而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年纪小就会说他自己认为的大人话了,他和石维仁先生谈话也是从这件事开始的。那个乔治神父很聪明,他先向中国愚昧的妇女展开说教活动,一下子就发展好几十个女信徒。而和他一起来中国的神父詹姆斯被派去了河南延津,传教四十多年才发展了七个信徒,因为他先向中国男人说教,中国男人虽然也大都很愚昧,但他们都很忙,需要赚钱养家,没有精力去想口粮之外的事情,而中国女人虽然也忙于家务事,但这种忙和男人的忙不一样,男人如果偷懒一天,第二天家人或许就会挨饿,女人要是偷懒一下,比如少洗件衣服或少擦拭一次衣柜的灰尘,这都不会影响生活。另外,男人遇事喜欢抗争一下,抗争不成也会用烟(激荡着肺)、酒(激荡着肝和脾胃)或者女人(激荡着心和肾)发泄一下,而女人遇事习惯忍耐,忍耐久了就会压抑,压抑久了就会生病,心病,这时候,如果有个什么派的传道者(儒、释、道、基督、回回外加一些地方上的风水迷信)对她施加些影响,她就很容易接受,她接受的不是所谓的道,而是心理安慰,那些传道的人传的也不是道,而是人场,有了人场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钱。女人信教后便会代替神父去发展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去信教,蒋总统就是跟着蒋夫人一起信的教,蒋总统如果不信教,那么蒋夫人说不定会是谁的夫人呢,可见女人对男人的影响之大,所以欲拖男人下水,最好是先把他的女人拖下水,显然河南延津那个神父詹姆斯是不懂这点的,这就叫“愚钝”。
    教堂对面这个小馆子有点小资情调,这是夭夭选择这里谈话的主要原因,这个小馆子有乔治的投资,主要用来接待教堂来往的宾客的,平时也向公众开放,里面的装修据说有意大利风格,不过本地人谁也没去过意大利,所以也分不清那个风格与别的风格有什么区别,镇里很多人都管这个小馆子叫回民馆。
    他们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本来号称早熟的夭夭在少年老成的石维仁面前多少显得有点轻佻,那也是以前鸿鹄先生对他的第一印象。石维仁早就听说这个学油画的小青年对文学很有见地,他当时很不以为然,少年成名的天才,几千年来也就出那么几个,他不相信他在虹门镇这个小地方能遇到一个,所以,他首先认为这个人或许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他们石家家道殷富,所以他才有时间和条件读很多书,他觉得那个夭夭顶多和他的经历差不多,他来见夭夭并不是单纯地来和他交流,而是通过交流看一下自己在同龄人之间的认知水平。
    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寒暄就坐下了,太讲究了,他们也不懂,《礼记》中记载了一些宴饮方面的礼仪和规矩,如果和西方人那种左刀右叉、脖子里塞餐巾的小讲究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佛教不是分大乘和小乘吗?大乘小乘皆有体系。礼仪这块,如果《周礼》算是大礼的话,西礼连小礼都算不上,因为它还够不上体系。
    这个小馆子的菜也是中西合璧的,他们要了一盘牛排、汉堡和炸薯片,各自还要了一杯咖啡。于是,谈话便从这几样餐品开始了。
    夭夭先向石先生介绍这些餐品:“啊,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能吃到异域风格的餐品简直是享受啊!请看,这个牛排颜色多好,酱红色的,一看就有食欲,上面还撒了芝麻,真讲究,国内的饭馆就不会动这心思,在看看这个汉堡,外面的面饼烙得多么酥脆,看里面夹的五花肉,滋滋冒油,中间还夹了一片白菜叶,真是有创意,还有这个炸薯片,简直是油炸餐品里的贵族,再看看国人的油炸大果子,那简直是粗俗得很,是蠢笨的民夫!”
    “您说话是认真的吗,夭夭先生?”石先生对夭夭的话感到吃惊,“这分明是酱牛肉嘛,”他指着那个牛排揭露道,又指着那个汉堡道,“这分明是猪肉火烧,那个,”最后指着炸薯片说道,“这就是干炸土豆片!”
    “唉。”夭夭叹了口气,没有和他争辩,心里道:“这是个无趣的人,不懂浪漫,”他故作高深地笑了笑,便把这些餐品放在了一边不去理会,端起热咖啡来嘬了一口评价道,“啊,还是这咖啡地道,色香浓郁,入口微苦却回味无穷,国人的茶一下子就比下去了,外国的咖啡就像个阔佬,而中国茶就像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只有在中国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才会长出茶叶这种卑贱的植物。”
    石先生想大笑几声,可是一想又不妥,对于夭夭这种貌似谈吐不凡、石破天惊的话他要是表现得过激烈,就显得太瞧得起这个小青年了,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于是他对他的话加以评价:“您说中国茶显得卑贱大概是指茶的清淡吧,夭夭兄是否听过‘淡泊明志’这句话呢?阔佬和乞丐这样的词语都是物质化和金钱化的东西,你用他们来评价中国茶的精神内涵是否就类似于用粗言俚语来翻译并朗诵我们的诗歌呢,那些被糟蹋了的诗歌岂不也成了村夫骂人的话了?中国的土地贫瘠吗?你有何证据?中国茶卑贱吗?要知道,在欧洲,中国茶可是只有贵族才喝的饮品!”
    “呵呵,我只是在比喻,比喻,从文学上来讲,这是一种修辞。”
    “文学?说到文学,那么我听小杜说,您对文学很有研究?”小杜就是夭夭油画班的同学。
    “啊,怎么说呢?实在是不好说,”夭夭向窗外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了那个教堂,便说道,“看到那个教堂了吗?那里面也有文学故事哩,要知道,我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跟里面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修女探讨《圣经》,我们笔谈了一年多,文学上有一种文体叫书信体,我想,我们写得那些往来信件就是这种东西吧,我们各自写了大约二十万字,啊,世人能想象得到吗?十几岁的孩子,写信写了四十万字,卢梭的《新爱洛依丝》也就六十万字数吧!”夭夭露出感慨和无限自豪的样子,因为面前这位石先生并没看过这四十万字的书信,所以,他说啥是啥,他那自豪和满足的表情就像那个吃糖水冰棒的孩子一样。
    石先生显然不能对这样的话加以评价,因为他没看过这四十万字的内容,就像那个没吃过糖水冰棒的孩子一样,只能听那个孩子说“糖水冰棒真是好吃极了”。但是他看过圣经,他可以就圣经加以提问。
    “那么请问夭夭先生,您对旧约怎么看?”
    “啊,那真是一部杰作,我不信教,但从文学角度来看,那真是旷古的杰作,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无出其右!”夭夭先生还是用吃糖水冰棒的方法同人家谈话,但如果人家也吃过糖水冰棒,这样的谈话就毫无作用了,那看似振聋发聩的结论一下子就变成了嗡嗡乱叫的苍蝇声。
    对于这种大而空的评价,让石先生很反感,于是便捺着性子道:“愿闻其详。”
    夭夭的情绪已经被自己调动起来了,他像面对一个无知的人那样告诉石先生:“旧约容易记,创出利民申。最惊心动魄的是创世纪和出埃及记,我们的上帝耶和华多么崇高而伟大啊,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耶和华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除了耶和华,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说有啥就有啥?你看他造人的过程,多么令人神往,他先按照自己的面貌造出亚当,然后忽然动了怜悯之心,生怕亚当寂寞,便用麻醉剂使亚当昏迷,然后抽出亚当的一个肋骨造了夏娃,抽出肋骨后,又把伤口缝合,谁说华佗第一个发明的麻沸散,耶和华早就会用麻醉剂做外科手术,然后,他亚当和夏娃两个小伙伴放养在一个叫伊甸园的园子里,让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所有的罪孽都来源于一条蛇,它先诱惑夏娃吃了智慧果,女人嘛,心软,好说话,这连蛇都知道,然后又让亚当吃了智慧果,男人嘛,受不了枕边风,这点女人都知道。人有了智慧便知道了繁衍方法,这点很重要,如果人类不繁衍,就没有我们这些人了,所以,我们还真得感谢那条蛇呢!”
    (未完待续)
    (2024.1.22 10:32)
  最后修改于 2024-01-22 11:28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幻觉-8 下一篇:幻觉-6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