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五) 刘冰迅速再婚,并且卖掉这个令他伤心的房子,在东郊景区附近又购进了一栋别墅,并且把车也换了,就是想忘记那段噩梦一般的过去。 有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他再婚时就谨慎多了,首先,他不会选那种具有“惊艳”容貌的女人,相貌平平,不让人往不好的方向想的女人是他的首选,在学历上他要求高一些,因为那些中专和高职的女生在他看来性格都差不多:浮躁、愚蠢、势力、浅薄、虚荣、自私,这些都是他概括的他的前妻的性格,他人为这些后天的性格跟学历有关,因为女人天生都有些虚荣心的,在智力上落后于同龄人必然会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以便使那些虚荣心的未来发展看起来合理一些,于是,中专女生和大学女生看起来绝对是两种生物。女人的性格在求学期间打下基础后,在求职期间就会放出光彩来,如果那些她们自认为的光彩受到了职场和情场的抑制,它们就会冲击婚姻,婚姻的基石是什么?是爱还是性?都不是。是面子,是活给大家看得面子----女人有可炫耀的成功的丈夫,男人有可炫耀的美丽的妻子,夫妻倆有可炫耀的聪明可爱的孩子。在这一点上,知识女性由于有可炫耀的知识和思想,在物质上或许会踏实很多,这是他的想法,这种想法不能跟别人说,说了会遭到广大妇女的抵制和谴责的,尤其不能跟媒人说。 这期间,他还看了一些关于女人的书,一个毫无名气的作者写的关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的差别的书令他颇有感触,那个作者说,文科的学生在智力上是弱于理工科学生的,他们对于公式公理、证明推导、逻辑阐释、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等几乎是一窍不通,如果把世界硬性分为相等的文理两个部分,那么文科生天生就欠缺一半的知识和认知,对于那另外一半圣奥难懂的世界他们只能用联想、幻想、猜想等被美其名曰“艺术”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幻想出来的东西尽管看起来很“艺术”,但那毕竟是列宁所说的“无果之花”,所以,文科生中的女生更容易花瓶化,文科生中的男生更容易女性化,他们总体的思维和生活更容易倾向于宗教而不是哲学,但是由于他们用意淫的方法弥补了他们缺失的另外一半的世界,他们便自我陶醉起来,把宗教情结看成是哲学的宿命,并认为,艺术家对于哲学的思考较之真正的哲学家更深刻,他们更喜欢那些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极力夸大“自我”和“精神”的作用,比如柏格森、弗洛伊德等,因为那些哲学家可以给他们的思想插上伊卡洛斯的翅膀,使他们飞得更靠近太阳,也可以使他们的幻想偶尔回到现实后,用他们刚刚批判过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去反驳那些唯心主义者,这样,他们既觉得他们的艺术升华了,又觉得他们的想法超过了宗教和哲学的高度。所有这些都是有反省意识的文科生的通病,他们的病根是由于他们天生智力低下,并且没有悟性。 那个作者还说,理科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智商高,有悟性,思维开放而活跃,他们推导起欧拉公式和薛定谔方程来兴趣盎然,他们可以用公式证明上帝的不存在,这在文科生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却又想“思议”,那怎么办?只能用艺术家自己痛恨的行政关系打压一下理工男,说什么当大官的大都是文科生云云。另外,理工科的学生想改文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文科生改理科几乎是天方夜谭(当然,像钱伟长那样的大科学家除外)。理工科的学生喜欢用哲学嘲笑宗教,他们理解哲学时经常进行逻辑方面的思考和验证,无论唯心主义多么美丽,对于他们都不具备致命的诱惑,因为他们的根基是唯物的、实际的、现实的、很少空想的。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作者一定是个理科生,因为看他的文字,无论观点的对错,行文很讲究逻辑性,逻辑是文科生最大的硬伤,因为它的背后是智商。文科生行文经常是缺这样的逻辑性的,虽然有的人的文章表面上看起来辞藻很华丽,感情充沛,但缺少内部的逻辑性,禁不起推敲。这些临时灌输给他的理念便成了他的择偶军师。毕竟他本身也是理工生出身。 被他选中的女人名叫钟欣,省属工学院毕业的,学计算机的,但如果你问她关于计算机或者电脑的问题,她便乐呵呵地声称“不知道”,你再追问,她便说,她最痛恨的就是这个专业,因为她不喜欢,高考报志愿报错了,很后悔,好容易混到毕业。 她其貌不扬,在大学四年居然没有一个男生向她表白过,也没有一个男生请她看过电影,她看《燃烧吧,火鸟》这部重放的琼瑶老片还是自己偷偷摸摸去看的,怕被男生笑话。所以,她自己也承认自己毫无魅力。她是在实习阶段认识的刘总,刘总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半大孩子,缺少点阳刚之气,很文雅,也很好骗的那种人。她实习做的工作就是以前阿丽的那摊,她做得显然没有阿丽做的好,但她不以为然,面对领导的质疑,她侃侃而谈,说什么,她们学校培养她是让她将来当电脑工程师的,像打字排版这类的工作应该是工人干的活儿,她还说,她可以只用一周就能培养出一个班的打字员,但你让她去练打字,她死都不肯,认为是大材小用,如果这个单位这么用人的话,她就辞职,因为这种单位不会有什么大发展,并且还反问领导,作为领导,你们除了知道计算机能打字,还知道什么?领导们哑口无言,因为他们不好意思说计算机还能玩游戏。 没人会在意她的言论的,毕竟她只是个实习生。不过,刘总就是这样注意到她的,并且很快就把结婚目标锁定在她身上。他先让秘书王姐去侧面打听一下她有无对象和家庭条件。王姐假装代表组织跟钟欣谈话,然后假装转入私人话题,女人是很擅长这些的,从外表上看,陌生的她们很容易就成为闺蜜。不久,领导需要的信息就被搜集到了:钟欣没有对象,父母是外县的某单位的普通职工。只要没有对象就好办,刘总立即就让王姐去说媒,王姐虽然对刘总的选择有些可惜,但一个领着前妻的孩子过日子的男人找个大姑娘也不算亏。 钟欣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是吓一跳,她不相信这么快就有男人追求了,并且追求的方式太直接了,仿佛立即就让她们确定关系,这和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她的想法是,怎么的也得先互相接近,互相试探,互相了解一番吧,这是电影里的套路,现在是一步到位,只要她同意相处,便立即可以谈婚论嫁。她说让她考虑考虑,刘总只给她一晚上的考虑时间,第二天就要结果。 那她就只得第二天答应喽,毕竟刘总的物质条件在那里摆着呢。于是他们的爱情是从先确定婚假关系而后开始谈的。她这边一答应,他那边就开始已装修房子,这次是让她亲自参与的,并且可以像女主人一样提任何的要求,面子绝对是给足。两个人开始“热恋”----那也是同事眼中的热恋,因为无论早晚,他们似乎都在一起,他送她上班,他接她下班,天天约会。在约会时,他给她解释和讲述她的任何问题。 比如,关于他的过去,他是这样解释的,他只是凭一时冲动爱上前妻的,并且谈到那个不幸的事件,他质疑前妻为什么不反抗,那件事如果女人坚决不从,男人是不能得逞的。在这件事上,他是无愧于心的,因为他原谅她并娶了她,事事让着她,可最后什么结果呢?她还是去探监了,她还惦记着那个坏蛋,这是底线,是不原谅的,他原谅她是因为她是受害者,他不原谅她是因为她是那个坏蛋的同谋。他还说,她很任性,说跳车就跳车,他可以惯着她,可车速不惯着她啊,结果不就是那样了吗,她一个人痛快了,丢下可怜的孩子和丈夫,说道伤心处,他还痛苦了一次。 他说,他卖掉以前的房子就是为了同过去决裂开始新生活,那辆肇事的车也不能再开了,统统换掉。关于他为什么看中她,他说,他觉得她为人朴实,不好高骛远,人有知识便对生活有正确的想法,他可以立即满足普通女人的终生追求----房子和车,剩下的就是安心过日子,他需要这样一个安定的家。 于是她终于被感动了,她认为,她有能力有信心给他一个这样的家。 但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要求她去做了婚检,当他看到检验单上写着“处女膜完整”时,脸上露出了放心的微笑,她脸上也露出不易察觉的自豪的微笑。 婚礼的过程和前面的一样,社会不会弄出第二样来,唯一的区别就是气氛不一样,这次的气氛是祥和的,夫妻之间是没有芥蒂的。 前妻留下的那个孩子刘彤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由保姆照看着。 第二年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诞生了,还是一个女孩,起名叫刘馨怡,比她的姐姐刘彤小四岁。 刘馨怡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或者是说精心饲养下长大的,刘彤却是在孤独中长大的,她几乎没有父母的概念,爷爷奶奶知道这个孩子不是自己儿子的,自然不会投入任何的感情的,他们只是在法律的约束下养大这个孩子的。刘馨怡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刘彤却没有这个待遇,就连她感到委屈哭泣的时候,都会令周围的人嫌弃,她不知道那痛苦的根源,也不会有任何人以正常的方式告诉她那个痛苦的根源。 (未完待续) (2023.12.4 11:12)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