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9年0个月
访问:?
文章:505篇

个人描述

姓名:Mr. Fan
职业:计算机
年龄:39
位置:中国·吉林
个性介绍: 听音乐 滑旱冰 (最好是一边听音乐,一边滑旱冰)

被遗忘的信件-15

2023-05-01 08:33 阅读(?)评论(0)
    (十五)
由夫你好:
    我们开始上课了,一切都走上正轨了,但我的心还在隐隐的悸动中,仿佛是一些隐藏在地下的暗流,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能控制住我自己,表面上我是很文静的,文静得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我。那么都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引人注目呢?那当然是最喜欢表现的人喽,也就是俗称的“嘚瑟”。我似乎无法像高中那样给他们或他们分类了,但有的类别还在,仿佛是永恒的东西,那些东西在不断给我暗示,让我不得不去思考它们。首先,消失的类别就是肌肉男,我们班的男生都是面黄肌瘦的,仿佛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甚至还有两个娘娘腔,在开学的第三天举行的班干部竞选会上,选出来的体委叫于小伟的就有点娘娘腔,他走路居然扭屁股,这很让人难以理解,以男人的生理结构,他们的屁股是扭不起来的,除非是故意为之,这就有点让人恶心了,他发表就职演说时为了增加话的分量还故意把两个袖子撸起来,像个即将下地种田的农村妇女,总之不像石油会战里的工人师傅,他说话时先把头向一侧歪着,似乎有些害羞的样子,但在这害羞的里面又掺杂些被父母和师长吆喝出来的那种勇敢,他讲些什么我没记住,都是些毫无意义的话,那些话也都是大人教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话,说别人的话就等于吃别人吐出的东西,也是很恶心的,这就是我们班退化了的“肌肉男”;至于像高中那样的学霸暂时还看不出来,因为我们班这些人的高考成绩都差不多,要不就都是学霸,要不就都是普通人(真正的学霸都靠到北大和清华去了),所以高中时的那种分类已经不适合了,高中生是未经挑选的初级产品,对于这个社会而言,他们或许有另外的用处吧;然后就是女生中的班花了,这就令人惨不忍睹了,我敢打赌,所有的班花或者校花都在高考中全军覆没了,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她们是以容貌取胜,而不是以智力取胜,那么还是让我这个躲在所有女生后面的人替这些男生选出一个班花吧,我认为我们寝室的朱鑫有一点班花的潜质,只是唇毛稍微重些,但也算是有点姿色吧,呵呵。在竞选班长时,我没有发现前几天总出现我们面前的那两个本院子弟,显然,他们是我们系另外一个班的,因此,我们班的班长只能从这些面黄肌瘦的人中选出一个了,选择的标准就是谁敢“嘚瑟”,于是选了一个叫张小红的小男生当班长,是的,张小红是个小男生,这很让人意外,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他说,他还有个弟弟叫张小兵,把红和兵联系到一起就不那么意外了,说他是小男生是因为他个头矮,因此头和四肢的比例相对都小,哎呀,我不是在丑化他们,人和人在熟悉之前,只能有这些外貌上的印象啦,至于脾气秉性什么的,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我有这么个习惯,就是根本就不在意别人的脾气秉性,因为那些跟我都没啥关系,因此我认识的很多人,包括以前的同学基本上是只停留在表面印象,很少有深入的了解,即使是我跟尹丽那么熟,我感觉我对她还是不够了解,还是停留在刚认识她时的印象中。然后又选出什么学委、宣委、文委等不是很重要的职务,和高中时的职务设置没什么两样,听说所谓的学生会也是这个设置,只不过学生会的头头叫主席,下面还是这些委员。
    整个竞选会议开得很热烈,同学们大都很兴奋,但这兴奋中大约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刚刚结束不久的高考中第,包括喜欢嘚瑟的那些候选人,他们那些嘚瑟不完全是出于爱好和家长事先的怂恿,多数是高考中第的兴奋的延续,这个兴奋期过后,有多少人还喜欢这样表现自己就很难说了,因为大凡一个人想表现自己一定是因为他有别与其他人的特长,如果一个毫无特长的人光凭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就敢站出来表现自己,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嘚瑟了,最后必然会成为大家的笑柄,所以在这个新环境里,我一定要把握自己,不要让自己活成一个笑话。我也有我的激动和兴奋,但我只拿出来跟由夫哥你分享,再就是让它缓慢些释放,让它化为某种动力。
    这种动力之一就是阅读。就在前天,我去图书馆办证,大学图书馆的庞大让我震撼,光目录就有我们镇图书馆的大,我在那里徜徉了几个小时,找到了我想阅读的所有人的名字,我就像站在一个宝藏面前,随手抓一把都是珠宝黄金,真的,我兴奋了好久,我这种容易兴奋的性格真不知道将来是好是坏。
    我借了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不知道我借阅它的理由,我只是这个理想国里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和我的理想有什么区别,区别一定是有的,否则为什么人家是大师,而我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呢?
    当天晚上我就开始看了,很贪婪地看,我们寝室那几个姐妹把我当成一个内向的学生了,也不怎么搭理我,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他们互相之间已经开始打闹了,啊,那些庸俗的打闹,和那些小猫小狗的打闹有什么区别呢?那样的打发时间对我来说就是灾难!说实话,我们寝室这几个人除了我给男生定义的班花朱鑫以外,别的人的名字我还没记全呢。
    我一口气把《理想国》读了好几章,我现在读书的速度很快,我常常越过那些不重要的记述而直奔主题,比如《理想国》中开头总要介绍一些辩论的人和这些人聚在一起的原因和经过,这些都可以略过不看,这是一本对话体的读物,柏拉图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为借口写他自己的感悟,因此,这里所谓苏格拉底说的话,其实也就是柏拉图说的话,但是,既然是对话体的文字,总会有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在旁边提问或者做些哼哈的应答,这些东西在阅读是都可以略过,我直接看苏格拉底的论证和结论,这样看书就飞快起来。他是虚构了一个国家,然后按照一些充满迷惑性的、不一定是人的固有的属性的那些品质所虚构出来的人来填充这个理想国,于是这个理想国真就是个纯粹的理想国了,纯粹得让人不可能相信,但是他这种论证方法还是可以参考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跟我的物理专业有些联系,比如,我们在高中时就讨论过的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个理想状态,这个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还那么认真地去探讨和研究呢?或许这也是人们偷懒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先研究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然后慢慢地把他复杂化,复杂化的过程就是逐渐逼近现实的过程;我们在高中和初中的几何中也有这样的思想,几何中的点、线、面、体都是抽象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不含体积的点、线、面,而绝对的正方体、长方体、椎体、球体也是不存在的,那些都是理论中理想化的东西;数学就跟不用说了,那简直是抽象得很,在数学的世界里,完全没有现实的东西,是的完全没有,比如,数字1,你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它可以似乎一个苹果,也可以是一只狗,一名班花等等,道家管1还叫道,他们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中古文里管一还被称为某种准则,所谓一以贯之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东西就不太好理解了,但是在数学里,1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事物,它只是1。所以,《理想国》的这个方法真是一个发现真理和探讨真理的好方法。我最赞成的是苏格拉底对于认知的论证,这是我目前最想知道的,为了讨论这个问题,他那人分成三类,这同样是理想化的方法,人怎么可能只有三类呢?但这样分类只是为了谈论问题的方便。他说,一个处于最底层的人就是第一类,他通过艰苦的努力达到了第二类,于是他就骄傲起来,觉得自己升华了,已经无所不知了,因为他没见过第三类,所以他的意识里永远不会出现那第三类的场景,他如果喜欢嘚瑟,那么他告诉人们的永远只是他看见的和他理解的,假如一个从第三类里出来的人告诉他有关第三类的知识他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理解不了,即便是能理解,也只能用他第二类的知识去牵强附会地理解第三类中的东西,理解完了,也不是第三类的东西,还是第二类的东西,所以,苏格拉底认定,不同类的人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高级认知的人嘲笑低级认知的人,说他们无知,低级认知的人也嘲笑高级认知的人,说他们“能装”。
    啊,看到这里,我的心豁然开朗,为什么很多人在意那么气氛融融,就因为他们是一类人,格格不入的人,或者是在人们的认知一下,或者是在人们的认知以上,这只有高高在上的人才知道真相,低层的人到死都不会知道真相----我就是那个想知道真相的人!
    啊,由夫哥,我好激动啊,从现在开始,我将重新做人!感谢柏拉图,感谢苏格拉底,感谢人类所有的先哲!
    晚安,由夫哥,寝室要熄灯了,先写到这儿。
    夏梅。1985年9月11日草。
    (未完待续)
    (2023.5.1 9:15)
  最后修改于 2023-05-01 08:3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