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11个月
访问:?
文章:505篇

个人描述

姓名:Mr. Fan
职业:计算机
年龄:39
位置:中国·吉林
个性介绍: 听音乐 滑旱冰 (最好是一边听音乐,一边滑旱冰)

被遗忘的信件-30

2023-06-26 08:48 阅读(?)评论(0)
    (三十)
由夫你好:
     首先祝你新春快乐!
     啊,又过年了,我已经有一周没有看到你了,你们补习班也休息了。但是我想,你一定不会有心思过年,因为你有任务没有完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没心思过年了,稍微回忆一下,我也曾经和快乐地跟着父母过年的,至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却想不起来了。我家在去年我上大学后就买了一个小电视,那是我们早就希望拥有的东西了,之所以没有早买,是因为怕耽误我考大学。以前,我看见别人家放电视节目我是很羡慕的,我只能听收音机,到了高中,我居然订阅起了《中国广播电视报》,不过我只看里面的广播节目预告和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简述,看过了那些简述,就算看过了那些节目。我特别喜欢《胭脂》(1980)里的主题歌和插曲,可惜这部电影我没看过,我听过通过这电影改编的广播剧,那主题歌和插曲总在广播里重播,我订那个报纸就是为了看这类重播的预告,那些歌我都记得:《只怕虚度了好年华》、《霞染胭脂映湖心》、《喜看人间花似锦》。那些歌词我也都记得:
    《只怕虚度了好年华》
    春风杨柳开百花,站立门前想呀想起了他,河水流不尽我的心里话呀,只怕虚度了好年华;含羞挽起青丝发,镜台里开出一呀一朵花,姑娘心里真呀真害怕,月上柳梢会冤家;月儿牙爬上柳梢头,照见姑娘满脸羞,痴心等郎郎不见呀,风摇树影更添愁。
    《霞染胭脂映湖心》
    霞染胭脂映湖心,画中人在画中行,痴闺女俊书生,如梦似幻两情真,两情真心相印,化作瑶天五彩云。
    《喜看人间花似锦》
    喜看人间花似锦,天欢地笑庆新人,痴闺女俊书生,历经磨难情更真,情更真爱更深,虎口余生系红绳,云消雾散见天晴,浪打鸳鸯不离分。
    看看,我记得多么真切,我几乎忘记了情节,当然,我没看过电影,我却看过《胭脂》的原文,我喜欢朱碧云扮演的胭脂,她符合我对胭脂的想象,她是和我一样年轻的女孩,对于那个扮演书生鄂秋隼的演员我不怎么认可,因为他并不怎么英俊,而且生着一副无知而木讷的面孔。这些歌都是朱逢博唱的,朱逢博是跟郭兰英、王昆齐名的大歌唱家,我对郭兰英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和王昆唱的《霹雳一声震乾坤》等印象很深刻。
    那《胭脂》的原文虽然是古文,但我一气读完,并没有一丝的羁绊,虽有个别生僻字却也能根据上下文而推知其意,读来感觉甚是畅快,但这样的文字不会出现在课本中的,于是我知道,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人家把他们喜欢的文章让我们看,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总得我们自己去寻找,去阅读,去感悟,而绝大多数的人虽然早就感觉不喜欢课本上的东西却也不知道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他们就被自己的兴趣淘汰了而不自知,真是可悲呀,而不知道自己可悲的人更加可悲。
    你看,一提过年,我就想起这么多与过年不相关的东西。我家有了电视后,我就不再喜欢电视了。因为那些节目都不是我想看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电视和电视节目。电视和以前的广播一样,是国家垄断的传媒,也就是说,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然后呢?这些传媒得有盈利模式吧?以前是国家养着,所以里面也看不到广告什么的,现在里面开始有广告了,说明他们开始用传媒赚钱了,这就跟老师一收学费,教与学就走样了一样,垄断收费和拦路抢劫一样: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电视和电视节目实质就是这么个东西,类似的情况还有景区,明明是老祖宗留下的公共物件却被人为圈起来买票参观,还有电影的评奖活动,那些演员导演编剧美工音乐道具等被评选出优秀选手完全是他们行业的内部行为,但正是因为他们借了传媒的光而在电视上广为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娱乐明星,娱乐明星的知名度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比肩,而其他行业的佼佼者总是默默无闻的。我们的学校也总评优,老师学生校长校工也有优秀的代表人物,却因为没有广播和电视直播而不被大众得知,因此也就不会出现这类的明星。
    我想好了这些,就开始鄙视那些泡电视的人了,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就不用我再多说了,时间对于他们简直就是罪过,不浪费掉简直可惜,有些人性格倔强刚毅,但他们却把这样的性格用于跟电视节目置气,跟家人置气,跟单位置气,跟邻居置气,却从来没想过跟认知置气----别人知道的我也一定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更要知道。还有些人知道认知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去提高认知,并且也不知道通过什么起到表达自己。我目前认为,认知要通过大量阅读获得,获得后要不断地把它们写下来,写作应该是目前我表达认知的唯一通道。于是我又想起了我那本《夏梅随笔》。我只能写呀写,因为我除了给你写信诉说一下,我真的没地方诉说我的感受,谁也不懂我的感受,我在自豪至于感到孤独,孤独应该是提高认知后的代价。
    除夕这天,人们都带着空洞的欢乐大吃大喝着,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却看不出里面的文化氛围,大众已经离开中国文化太久了,纯中国的东西在现代教育面前被弱化和虚化了,使它变成了某种传说,如果有个假冒中国文化的东西出现,比如错误摆出的古装剧,那么人们会感到很新鲜并把假的东西固化下来,天真地把它当成另外一种传统传承下去了,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们家虽然有了电视,但也没人看,我躲在房间看书,爸爸呼呼大睡,只有妈妈在那里包饺子,并说大年三十的半夜也吃顿饺子,说这是传统,我坚决反对,我说,那时候吃饺子影响消化也影响睡眠,这样的传统宁可不要,于是妈妈包饺子的热情也没了,一些对联和窗花还是要贴的,这在形式上有点中国文化的味道,那些批量生产出来的对联对毫无价值,都是千家一律千篇一律的那几句话,窗花也是机器压制出来的,没有了人的心思在里面,于是它就变成死了的东西了。再就是那些鞭炮,说是要烘托过年的气氛,说是要嘣走穷气和霉运,说是要吓唬一个叫“年”的怪物等等吧,这几样功能我一样都不信,因而也就开始嘲笑起鞭炮和放鞭炮的人了,我看见一群孩子放鞭炮,他们的幼稚是的他们认为放鞭炮是很好玩的,还有一帮大人也在那里放鞭炮,他们眼中放射出李树芹那样的光芒,空洞而虔诚,仿佛在烟花绽放的一瞬间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像佛祖顿悟一样,其实他们什么都没看见,他们也看不见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弄得满世界都是硝磺味,让人无法呼吸。
    我无法融入到这样的年节里。
    我家楼下的邻居一到大年三十准时爆发战争,像是年终结账一样,男人喝点就大吵大嚷,带着各种误会的咒语辱骂这他的终身伴侣,他所表达的大意是,他这一年多么多么的辛苦,对家对她对孩子都尽到了义务,甚至对她的娘家也尽到了不应该尽的义务,而她却依然不满足;女人已经不再哭泣了,她已经学会了奋起反击,她尖利的声音穿透层层水泥板,她把男人那些污秽的话全都学会了,并且以其人之道反施彼身,她的大意是,她这一年容易吗?她心里的苦有谁知道,她也是有感情的,也需要人的理解和呵护,她对丈夫儿女都尽了义务,甚至对她的婆家也尽了不应该尽的义务,而他依然不满意。就是这些话反复地争论,喋喋不休,媳妇列举了别人家媳妇的事来证明自己生活的憋屈,女人一说这样的话,男人就开始咒骂,然后还摔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泄愤,因为那声音很脆,一定是些玻璃制品的小物件,电视是从来不摔的,最后是算金钱的账,大意是,这一年下来啥也没剩下,但也没花着啥,那意思好像他们家的钱都被娘家和婆家的人给花了,最后的最后总是以女人的嚎啕大哭而收场。年年如此,但他们还是一起过日子,也不离婚,谁都没有外遇,很本分。
    我的年就是这样过的,看着很无聊,但无聊是别人的,我一直在看书,所以我内心很充实。
    夏梅。1986年2月8日草。
    (未完待续)
    (2023.6.26 8:34)
  最后修改于 2023-06-26 08:4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