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一) 有人说,信用社的运营主管王玲没见过世面,还有人说她是个被埋没的人才;有人说她傲慢无礼,还有人说她谦虚谨慎;有人说她有君子的情怀,言行如一,还有人说她是个小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人说她忠厚,还有人说教她貌似忠厚;有人说她光明磊落,还有人说她阴险狡诈;有人说她是花木兰,女人之中的大丈夫,办事雷厉风行,还有人说她是男人婆中的集大成者,办事不懂装懂磨磨唧唧,总之,她的名声充满了矛盾,显得很复杂。 在职场中,一个人显得很复杂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心本身就是复杂的。 说她没见过世面大概指的是她的出身。是的,她是正儿八经的农村孩子,她能读到高中本身就是个奇迹,她同村和她年纪相仿的人大都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她上高中那年,还有不少提前结婚生子的呢。那么她是像《平凡的人生》中孙少平那样由于学习优秀才上的高中吗?绝不是。她是她们家的老幺,她前面有三个姐姐,她们也不需要她干活,只得上高中喽,就这么简单。 她第一次开眼界是在初中,初中是在大岭镇上的,大岭镇毕竟是管着几十个村子的大镇,从村小学的毛坯房一下子进入到镇初中的砖瓦房,就像灰姑娘一下子进了皇宫,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毛坯房的窗户都是塑料布的,桌椅板凳都是破木头拼凑的,地面是夯土的,就黑板算是一个整块的胶合板,而砖瓦房的窗户都是玻璃的,课桌都是八成新的,黑板是带四框的,地面铺的是红砖,这不是开眼界是什么?她的骄傲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这样的环境改变中自我培养起来的。但是她这种开眼界后的欣喜和骄傲在大岭镇当地人看来就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很容易理解。 她第二次开眼界是在高中,高中虽然也在大岭,但高中的教室却是个小二节楼了,对于她,这简直赶上一步登天了,从那天起,她感到回家村里都被人高看了一眼,不过那只是她的自我感觉,村里人该咋看她还咋看她。她这种感觉对于大岭镇镇内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也很容易理解。而说她是个人才,估计是出自她在村委会当会计的二叔之口。 最使她的骄傲受打击的是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可以说是她人生中受到的 第一次打击。那打击来自她的表哥石山,是她大舅家的老三。她大舅家有个奇怪的宿命,就是男人的寿命都不长,从她姥爷算起,家里的男丁都没有活过五十岁的,比如她姥爷去世那年48岁,她大舅去世那年42岁,她二舅去世那年不到40岁,石山的大哥和二哥更是早早地夭折了。石山在她上高中那年已经二十二了,忽然想当兵,可是又过了年龄,他灵机一动,当年他二叔家的堂弟年满十八岁,他便拿了石田的户口本去报名了,那个时候还没实行身份证制度呢,也没有全国联网,组织上也看不出谁是谁来,就被他蒙骗过去了,从此石山就以石田的身份立足于他们村外的社会了,而他的堂弟只能被迫叫石山了。 石田也没花钱找人改户口就把“事”办成了,轰动了全村,村里人都夸他绝顶聪明,夸他也就算了,还把王玲扯了进来,说王玲不如她表哥聪明,说这话的还是村里的一个寡妇,多气人!王玲第一次觉得有一股气咽不下去。这对她是一次严厉的打击,她曾发誓好好学习,给村里人看看,尤其是给李寡妇看看,但她参加了两次高考都落榜了,这是第二次打击。 那时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又遭到李寡妇的第三次打击。李寡妇说她像个假小子,敦敦实实的,实打实的庄稼婆娘,并劝她父母赶紧给找个汉子嫁了得了,并推荐了村东头的懒汉吴老二,她当着她父母的面夸那个懒汉,说他懒人自有懒人的福气,你看他那皮肤,养得白胖白胖的,像个发面馒头,哪个女人见了都想捏一把咬一口,懒点怕啥,那也是个正经爷们,你们家大玲子像个男人婆,绝对能镇住他,他们俩简直是绝配,养个猪都不白养,何况是养个小老爷们呢,这些话说得李寡妇直流口水,夸人仿佛在夸一盘杀猪菜。 王玲认识那个吴老二,都是一个村的谁不认识谁啊,那的确是个人样子,整天打扮得西装革履的往村头一站,梳个汉奸小分头,叼个烟卷,像荷兰日本风情街里的站街女一样,他自然知道村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看他,他便随了她们的愿,以此获得一些好处,起码他抽烟是不用花钱的,有人供。 要不就嫁了他得了,王玲曾这样想过,她认为,只要她想嫁,那个吴老二就是他的,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但这自信的来源却模糊不清,她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样的自信,或许,跟李寡妇比,自己还是大姑娘?隔壁黄家的丫蛋比她小,也是大姑娘,人也漂亮,但她学历没她高啊,她是高中毕业,丫蛋是小学没毕业;前院老陈家二妮子人苗条,个高,但那有什么,娇滴滴的像个病秧子,自己的壮实不是白得的,起码身体好不得病能干活,或许,她的骄傲就是这样对比出来的。 就在她平衡心态准备嫁给吴老二的时候,转机来了,她做村会计的二叔给她找了个门路,让她这个高中生以初中生的身份参加小中专的考试,手续都替她办好了。小中专和职高是一类的学校,其实和高中是同等学历,但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小中专也是中专,和大专、大本是一样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可是面子上的事啊,高考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点面子,否则在哪儿不能吃口饭呢。 她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一个财会专业的小中专,学校的地点在辽河县城,县自然比镇大啦,县管着十几个镇呢,以前她觉得上个高中就像登天了,啥叫登天,到县里上学才叫登天呢!于是她的骄傲又回来了。她重新开始瞧不起李寡妇了,那是个一辈子出不了村的愚妇,她也要重新审视一下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嫁的那个吴老二了,如今她还有新的机会,不如再看看,在等等,别急着托付终身。 然而,她是“不负众望”了,有的孩子家长却不干了,她以高中生的身份挤掉了应届初中生的一个名额,那个落榜的孩子怎么办?那个孩子家长要闹,她二叔马上出面找人家谈,谈条件呗,谈钱呗,这是最物质的,用不着学,猪蠢不蠢,蠢,但抢起槽子来一个不愤一个,谁也没教过它们,它们天生就会,人也一样,哪怕是最底层的人什么都不会,他们也懂这些,有的家长还把这些当传家宝传给儿女,以显得自己有家教,有头脑。 这件事很快被摆平了,也没花钱,花钱是最熊的一招,轻易不能用,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她二叔跟那家的家长说,他担保那个落榜的孩子的前途,首先,他把孩子先弄村委会来,让他给他当助理,他给这个助理起个很堂皇的称呼,叫什么“助理会计员”,然后让他参加来年的考试,如果再考不上就让孩子直接在村委会上班,考试上班两不耽误,那家的家长很高兴地答应了。 事后,她二叔给她上了极其重要的一课,这样的课在学校是没有的,因为学校只教授知识,不教授人情世故。王玲这次考试的成功就是人情世故的一次胜利。 她二叔说,成年人一定要通人情懂世故,否则就永远是个孩童,那么怎么样才算通人情懂世故呢?第一,做事一定要考虑周到,打提前量,怎么打?要考悟性,怎么悟?要有人指点。没有人指点的人生就是瞎猫碰死耗子的人生。她二叔用自己的经历举例子说,他做这个村会计只是因为他有文化会算账吗?非也。比他有文化的人有的是,村里读过初中的有好几个呢,为什么让他一个小学生来当会计呢?这就得算计了,算计谁?谁当道算计谁。不说别人,先说丫蛋她爸,那是个老初中毕业生,他没上高中不是没考上,而是考上了家里没钱上不起,他就没有头脑,而我早就盯着他了,我先溜须村长,他家地里的活我没少帮忙,过年过节的,我都给他家送东西,这就叫铺垫,等老吴会计(大帅哥吴老二他爸)退休后,我稍微一提,那位置就是我的了。看着轻描淡写,背后我付出多少谁知道,这就叫打提前量,等丫蛋他爸反应过来了,等着竞选,早没位置了。他想擎现成的,哪有那便宜事啊!包括这次考小中专的事,没有他长期维护的那些关系,哪有这便宜事啊!第二,打提前量一定从最初开始做起,不能指望临时抱佛脚的事,他告诫他的大侄女,上学的第一天就要摸清学校的底细,看谁对你未来的发展有用,看准了就开始为自己铺垫,平时那些小打小闹的好处多给点,嘴甜点,免费的好话多说点,这胜过到关键时候给送大礼,有时候,你送大礼人家还不敢收呢,关键就在这平时的小恩小惠上,又省钱又不费事。 王玲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二叔在她家喝酒,把上面的话嘱咐了再嘱咐,王玲倒是听话(实在亲戚的话不听听谁的呢),全记在心里了。 (未完待续) (2023.10.10 11:02)
最后修改于 2023-10-10 11:53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工作使我快乐-2
下一篇:被遗忘的信件-55-大结局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