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9年0个月
访问:?
文章:505篇

个人描述

姓名:Mr. Fan
职业:计算机
年龄:39
位置:中国·吉林
个性介绍: 听音乐 滑旱冰 (最好是一边听音乐,一边滑旱冰)

工作使我快乐-5

2023-10-30 09:52 阅读(?)评论(0)
    对于王玲来说,得不到奖学金就是占不到便宜,这口气不好咽下,那怎么办?只能痛快痛快嘴。比如,今年第二学年的奖学金的名单如下:
    一等奖:郝佳佳
    二等奖:卢小铭、王贺
    三等奖:柳燕、张君、付莹莹
    于是接下来这一学年,这样涉及到这些人的话题,她都得发泄几句,但好不能让人看出来是发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品格有损于公共道德的时候,他或她会刻意地做些事情以掩盖他们的弱点,这里的关键词是“刻意”,为什么非得“刻意”呢?因为如果不刻意,就会暴露他们的弱点,容易让人们说他们品质恶劣,如果什么也不做也不行,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比如杨小欣在谈话中提到郝佳佳,她会这样说:“这是当然的了,要不能当学委吗?谁也比不了我们的佳佳,你们可要知道,她老姨是总务科的,你要有这么个老姨,你也当学委,也得奖学金。”当然,杨小欣也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另一方面也发泄了自己不是很正当的情绪。如果有人在谈话中提到卢小铭,她会说:“那是一定的了,谁能跟小铭铭比啊,人家多少也是个富家子弟啊,要不能当体委吗?你别看人家个子小,但灵活勤快,谁不喜欢这样的呀,我要是班主任,我也喜欢这样的。”提到王贺,她会说:“那是当然的了,贺贺是人见人爱的人,要不能当宣委吗?你们可要知道,她四姨夫可是老大学生啊。”也不知道那个大学生和这个中专生在得奖学金上有什么必然联系。柳燕她是不敢提的,因为她背后的老虎,伤了老虎对她也不利,她还得利用她撑门面呢。提到张君,她说:“那是自然的了,找人进学生会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可要知道,他和教务处李主任有点亲戚的。”提到付莹莹,她说:“谁都别跟付莹莹比,她是最低调的,要不,她想得一等奖学金都能,她将来可是校长的儿媳妇呀,校长的大公子是学生会主席,正在疯狂地追她呢,要不能进学生会吗?”
    总之,这些人得奖学金全都和学习没关系,而且全都是班干部,并且那些内幕她仿佛全知道,她自己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可惜自己家唯一能指望上的二叔才是个村会计,既然自己没有这样的地位,享受不到地位带来的福利,她就要想办法诋毁这种地位以及这种福利,这时候,刘禹就派上用场了,因为刘禹是公认的学霸兼才子,但却从来得不到奖学金。她说,刘禹要是有个老姨或者四姨夫什么的,也不至于混得狗屁不是吧,这样说,两个方面都被她讽刺挖苦到了,自己的心理自然得到了满足。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行动上却还是不能耽误大事,大事就是二叔说的“打提前量”,这些班干部都是她将来有可能用得上的人,除了王贺和付莹莹。王贺那个四姨夫啥用都没有,光有个大学生的破牌子,现在的大学生可不比从前的中举,从前中举就可以当官,现在大学毕业还是普通劳动者,如果爬不上去就啥也不是,听说虹门财会的校长才是个长春汽校毕业的中专生,给她们讲会计原理的杜老师却是白城师专毕业的大学生(大学专科也算大学生)。而付莹莹被校长的大公子追求,估计能成功,小女生虚荣得很,这上赶子的好处谁不想得,虽然那个大公子容貌上和个头都差点劲,一旦成功了,校长这条路就是付莹莹的了,她王玲再怎么挖掘也没用了。
    日子就这样流水般地度过,只有个别人有些小心思,但却没什么波澜,大家都安于现状,因为大家都改变不了现状,所谓现状就是一种被人家设计好的秩序,对于学校和设计好的学校的秩序,学生能改变什么呢?什么也改变不了,学生只能适应,否则,你就问一问自己,你能改变校长的认命吗?你能改变教务处主任的认命吗?你能改变学校的组织机构吗?你能改变学校内部人为的职务设定吗?在这个学校的大组织下,你能改变学生会和班干部的人名吗?你能改变奖学金的评选机制吗?最后,你能改变毕业分配的形式吗?都不能。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各显神通,有条件的在上学期间享受一些福利,没条件的就单纯地学点将来用处不大的知识,毕业的时候,有条件的挑个“好活儿”,没条件的就服从国家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对农村孩子来讲,能在城里有个稳定的工作不是比在家种地强吗?
    王玲打那些提前量在毕业时也没用上,这实在是可惜。她指望最大的柳燕自己都没找到工作,只是把人事关系挂在劳务市场在家待业。校长面前横着付莹莹(校长的准儿媳妇,据说校长儿子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求婚成功了),教务主任前面横着张君,她原本希望通过柳燕打入那个高层的圈子,结果被柳燕骗了,柳燕只是拿那些关系当噱头以维持在学校四年的体面。杨小欣也没指上,杨小欣在教育局的二姨也是个一般人,说了也不算,毕业分配这么大的事都操控在几个实权人的手里,其他人想得到好处得活动。王玲在这时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她立即就屈服了,对于权利她只剩下永远的崇拜,不再敢有任何的小情绪了。
    她和所有没有门路的人一样,等待着统一分配。这期间,她曾经对二叔四年前灌输给她的理念产生过怀疑,她辛辛苦苦营造和维护的那些关系使她受了多少的委屈啊,她忍耐,她不惜暴露自己的品质去诋毁别人也只为平衡一下自己由于强行忍耐而造成的心理失衡,她再一次失去了自信和骄傲。她等待分配的这段时间都不敢回村里,就怕碰到村里人,尤其是李寡妇,她都能想象得出李发福撇着嘴的表情。她就寄住在杨小欣家,杨小欣,这个曾经被她利用人,居然成了她的闺蜜----关键是杨小欣死心塌地地认为她是她闺蜜。
    一个月后,在各种利益团体的均衡下,最终的分配方案下来了,分配方案的总原则是“哪儿来回哪儿去”,“同一地区的学生按成绩排名,优先选择接收单位”。王玲的老家是獾子洞村的,属于大岭镇,那么她就得回大岭镇。这个总原则和最终的分配方案看着是很公平的,谁也挑不出毛病来,那分配方案就在总务处的大门口贴着。人们还是最关心的是那几个家里有背景的学生的去向,比如,郝欣欣去了县播种机场,她是虹门镇市区的人,表现这么好的人居然被分去那个皮地方,让那些心含嫉妒之心的人好一阵幸灾乐祸;卢小铭也是市区的人,也去了不是很好的县锅炉厂;王贺留校当老师了,据说她四姨夫和杜老师是大学同学,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关系,但留在这个破学校当老师也不是啥令人羡慕的事;张君和付莹莹去了即将倒闭的大修厂,令人费解;柳燕被分回她的老家南崴子镇,但她发誓要留在虹门镇,所以,她根本就没回南崴子那边报到。既然这些风云人物分的都不怎么好,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抱怨什么了,也没人挑头闹事。那个大才子刘禹被分配到一个国营养鸡场了,也不再有人认为他是个什么才子了。
    但是,分配方案里所有令人感到意外和奇怪的东西在半年后就大白于天下了。那些在学校有背景的人被分配的那些破烂单位原来都是摆设,都是给下边无知的群众看的(群众在真相面前永远是无知的,真相永远不能让群众知道,因为群众一旦知道了就会出现难以掌控的动乱),在那个看似极其公平的分配方案背后,人家早就找好了好地方,比如,郝佳佳最终去了县财政局;卢小铭去了他父亲任厂长的轴承厂,那是个给一汽配套的大厂,他一去直接进办公室;张君和付莹莹根本就没去大修厂报到,而是直接去了县教育局下属的教师进修学校,那可是个旱涝保收的单位啊,而且他俩走的都是校长的大公子的关系,更大的新闻是,大公子把张君和付莹莹弄进教师进修学校后,付莹莹就把那个大公子给蹬了,和张君迅速登记结了婚。
    这一切似乎都很突然,但却都在情理中,在王玲看来,都符合她二叔的理论,她唯一的缺点是,她不属于那个圈子,人家不带她玩,所以,理论虽然正确,但掌握在她的手就是个空想,掌握在人家的手中才是指导实践的工具。
    回大岭也行啊,比回獾子洞种地强,也比那个被她挤掉的那个初中生强,那个初中生被她二叔骗到村委会任会记助理,那根本就是她二叔给自封得名头,工资给开的都是临时工的工资,这也是在村长默许的情况下,如果哪天村长不高兴了,说给撵家去就撵家去,一点保障都没有。
    王玲回大岭镇人事局报到后的第三天就被分到镇里的磷肥厂了,她没有卢小铭的待遇,而是直接下到投料车间,和那些工人一起干些粗活,根本就显不出她来,但,总算是份稳定工作吧,在这期间,她和一个大她七岁的工人结了婚。也说不上那个工人是怎么看上她的,据说是看中她的大身板子了,说她能干活,是个养家的娘们,而她是怎么看上他的也说不好,她只是觉得,结婚了,她才能在城里有个家,也算是城里人了,不过从她生理成熟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居然没有一个男性追求她,这个工人向她示好的一刹那,她忽然很感动,几乎是很快就答应他了,因此,她的丈夫也没受过什么感情的折磨就直接走进了婚姻,也算是很幸福吧。
    (未完待续)
    (2023.10.30 9:16)
  最后修改于 2023-10-30 09:5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